
2018臺北文學季特別邀請插畫家兼平面設計師陳采瑩操刀,扣合「區區文學事」的概念,將臺北12行政區的特色凝結於插畫裡,設計出「啜飲臺北‧區區小茶包」系列紀念茶包。采瑩的插畫總帶有一絲文學況味,構圖與層次的堆疊富有詩意。擅長在色塊當中刷上細致綿密的紋理,卻又能將整體收束地相當潔淨,化繁為簡,即使在色彩喧鬧的畫面中也能嗅得一份閑靜。
六幅插畫以兩兩行政區為一組,搭配六款臺灣在地特色茶葉,將性質迥異的地區特色透過采瑩的畫筆,用諧趣又有點魔幻的方式結合。晚年居住於南港區的胡適穿越時光來到現代,走逛信義區一年一度的臺北國際書展;諧擬生命最後十年居住於陽明山上的林語堂到北投地熱谷煮溫泉蛋,呈現幽默大師的生活雅興;創立於高雄的創世紀詩社北遷後於臺北內湖落腳,結合松山天空日日起降的飛機,比喻創世紀詩刊翱翔臺灣現代詩壇;日治時期於大稻埕隔著對街開書店的蔣渭水與謝雪紅,在推廣當代藝術思潮不遺餘力的臺北市立美術館前,朝著各自的理想邁開步伐。大安區居民、小說家駱以軍,至貓空搭纜車散心找尋寫作靈感;而在中正萬華區,展示的是白先勇小說裡永遠不老的尹雪艷,漫步在舊城區裡逛街購物的情緻。
六款好茶特選自兩座臺灣在地茶園,有來自石碇山區的翡翠茶園,在螢火蟲的包圍下種植生長的翡翠紅茶、文山包種與東方美人茶;亦有座落於花東縱谷深處舞鶴台地上,吉林茶園生產的柚花茶、蜜香紅茶與大葉烏龍茶。有機、無毒的栽種農法,滿載的是對土地的心意。臺北文學季邀請讀者啜飲好茶,品味更多臺北文學故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