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學講座:共寫講座

文學講座:共寫講座

譜一首文字與音樂的影像詩

從原創出發,幅射至異產業平台已是文創必然趨勢,詩人、劇場編導鴻鴻向來勇於跨界,開發新創作形態;「夢田影像」則長年致力尋找適宜的合作對象媒合並打造文學不一樣的面貌。本場以《滾動的詩》系列為引,邀請參與其中的詩人及神棍樂團,分享三者如何共生新的文創形態。

03/26(日)
14:00 - 16:00
主講
鴻鴻×蘇麗媚×神棍樂團
場地
孫運璿科技.人文紀念館(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6巷10號)
網路報名 現場報名 無障礙空間
鴻鴻

鴻鴻

詩人、作家、劇場及編導,現任臺北詩歌節策展人,主持黑眼睛文化及黑眼睛跨劇團,曾獲吳三連文藝獎。著有詩集《跳浪》、《樂天島》、《暴民之歌》等;散文集《阿瓜日記──八○年代文青記事》、《晒T恤》;評論集《新世紀台灣劇場》;編有《爵士詩選》等多種。

蘇麗媚

蘇麗媚

夢田影像執行長、阿甯咕劇團團長。著有《創意,然後呢?》,代表作有《小兒子》動畫、《書店裡的影像詩I&II》、《小兒子膠囊時光》、《滾動的詩》紀錄片、《小兒子》、《阿甯咕又闖禍了YA~》、《瘋狂偶像劇》、《大紅帽與小野狼》、《男言之隱》、《莊子兵法》舞台劇、《醉後決定愛上你》、《真心請按兩次鈴》、《粉愛粉愛你》、《大紅帽與小野狼》、《巷弄裡的那家書店》優質戲劇等。

歐比王

歐比王

神棍樂團主唱、詞曲創作者。與樂團曾獲海洋音樂祭評審團大賞、YAMAHA熱門音樂大賽全國冠軍、臺灣流行原創音樂大賽客語組首獎、第一屆金音獎「最佳樂團」「最佳新人」入圍、第31屆金曲獎「最佳樂團」入圍。擅長結合客語、搖滾、北管、民族元素創作,創造華語音樂獨一無二「乩童搖滾」風格。

延伸閱讀 鴻鴻《爵士詩選》,黑眼睛文化,2020。 蘇麗媚、盧智芳《創意,然後呢?:蘇麗媚對於創意、創值、創業的28道思考》,天下雜誌,2016。 神棍樂團《神一樣的存在》,風潮音樂,2020。
用影像與文字記錄日常【講座+創作討論】

現代人隨時能用影像與文字,記錄發送自己的日常點滴,一帖照片與精簡文字如詩,能引發強大的共鳴。詩人將分享創作歷程,並和參與者作品交流,提供建議。※參與創作討論方式,詳見報名網頁。

陳繁齊

陳繁齊

臺北人,臺北教育大學語文創作學系畢,現專職文字工作,創作領域包含詩、散文、歌詞。著有詩集《下雨的人》、《那些最靠近你的》、《脆弱練習》;散文集《風箏落不下來》、《在霧中和你說話》。

延伸閱讀 陳繁齊《風箏落不下來》,大田出版,2019。 陳繁齊《那些最靠近你的》,時報文化,2017。 陳繁齊《下雨的人》,時報文化,2016。
文字與圖像的溫柔角力

文字書寫與圖像創作該怎麼合作,才能產生一加一的效果?即便渴望碰擊新火花,但面臨文本轉化時該如何取捨?這些歷程是改變了創作本質,抑或開展了二次創作新契機?讓小說家朱天心與漫畫大師阮光民分享其中的點點滴滴。

朱天心

朱天心

臺灣大學歷史系畢。曾主編《三三集刊》,多次榮獲時報文學獎及聯合報小說獎,現專事寫作。著有《方舟上的日子》、《擊壤歌》、《昨日當我年輕時》、《未了》、《時移事往》、《我記得……》、《想我眷村的兄弟們》、《小說家的政治周記》、《學飛的盟盟》、《古都》、《漫遊者》、《二十二歲之前》、《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》、《獵人們》、《三十三年夢》等。

阮光民

阮光民

漫畫家,作品深具人文色彩,多次獲大獎肯定,並發行日、德、義、法、美等國。作品有《東華春理髮廳》、《幸福調味料》、《天國餐廳》、《警賊:光與暗》、《用九柑仔店》系列等,並跨界合作小說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、《獵人們》及舞台劇《人間條件》等。《東華春理髮廳》與《用九柑仔店》亦改編成電視偶像劇。

延伸閱讀 朱天心、阮光民《獵人們:貓爸爸、李家寶》,目宿媒體,2021。 朱天心《那貓那人那城》,印刻出版,2020。 阮光民《東華春理髮廳》,遠流出版,2021。 阮光民《用九柑仔店》,遠流出版,2016。
Go To Top